中共官媒《新华社》新闻网置顶头条通常是中国共产党领导人习近平的专属宣传位置,22日罕见以“反食品浪费要立法了,今后‘下馆子’要注意什么”为头条报导,钟原投书《大纪元》指出,这样子的主题占据习近平的位置,“中国大陆的粮荒真的来了。”
钟原表示,中共12初罕见从印度购入10万吨稻米,尽管中媒宣称今年粮食丰收,但受武汉肺炎疫情等天灾影响,有中媒估计粮食减产幅度达到三成。但22日《新华社》忽然宣传要立法反食品浪费,显示出中国即将进入粮荒。
《新华社》报导称 :“制订反食品浪费法,为全社会确立餐饮消费、日常食品消费的基本行为准则”,报导指出,立法内容包括“在醒目位置张贴或者摆放反食品浪费标识或者由服务人员提示说明,引导消费者按需适量点餐;提供小份餐等不同规格选择等”、“餐饮服务提供者诱导、误导消费者超量点餐造成明显浪费的,给予警告;拒不改正的,处一千元以上一万元以下罚款。”
钟原认为 :“这恐怕是世界上少有的立法内容,要管一个人吃多少”,其中立法草案还包括“餐饮服务提供者可以运用大数据等技术分析研判消费者用餐需求”,钟原指出,这样的立法本身就是违法,直接鼓励窃取个人隐私信息。
《新华社》当日头条报导中,另一则报导题为“稳固耕地基本盘,打好种业翻身仗”引人注目,钟原认为,该报导应该是近日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宣传的延续,“当时的会议提到了粮食问题,这次专题宣传,也成了粮荒的另一个注脚。”
钟原最后强调,中国长期依赖进口种子,美中关系恶化是否导致美国封锁种子进口,“中共高层可假称经济内循环掩饰供应链流失、失业增加、消费降级、科技落后,但农作物种子若被禁,还真是‘卡脖子’,性命攸关。”
钟原投书《大纪元》指出,这样子的主题占据习近平的位置,“中国大陆的粮荒真的来了。” 22日《新华社》忽然宣传要立法反食品浪费,显示出中国即将进入粮荒。 立法草案还包括“餐饮服务提供者可以运用大数据等技术分析研判消费者用餐需求”,钟原指出,这样的立法本身就是违法